没有副业的职业
然而在没有副业的情况下,我们的职业就是单进程、只能做单选题。
我们在象限之间的移动,往往只能是突发式的。前一天还在E象限做雇员,第二天突然就辞职创业或者做外包去了。然而贸然进入一个新象限,将面临非常大的风险。因为每一个象限,它背后的商业模式是不同的,对人的能力、思维、精力的要求也都完全不一样。
E→B,辞职创业
先来说说「辞职创业」。
媒体很喜欢把创业宣传得一蹴而就,仿佛只要有一个独特的想法,就可以一夜暴富、咸鱼翻身。
程序员群体的理想主义趋向又比较明显,加上有无数包装出来的成功案例,所以这是程序员从E象限移动到B象限最常见的途径。
有激进派的,拿着自己的一点积蓄就英勇地加入的创业的队伍;有稳健点的,在搞定了天使投资以后再离职的。
但创业的光环在市场的面前毫无用处,要找到一个真正有商业价值的需求非常困难,往往要花很长的时间试错。而后,还要针对这个需求做出比现有方案至少好十倍的新方案。同时,还有大量公司管理、人力招聘、融资沟通方面的事务,这些都会让创业新手难以招架。
不少程序员朋友找我聊他们的创业想法,我发现他们真的只有想法 —— 完全没有进行过验证,他们并不了解B象限的生存法则。
E→S,回老家开工作室
S象限,在这里可以看成是 Easy 难度的B象限,因为自雇没有员工,可以不处理公司管理相关事务。
最熟悉的讨论就是回老家结婚,不,开工作室。我有不少北漂朋友都选择了这条路。本质上来说,这其实是一个好选择,但问题在于,如果没有做好前期准备,失败率也是非常高的。
在大公司工作的人容易产生一种幻觉,那就是把平台的能力当做自己的能力。以大公司的身份去和别人谈合作的时候,感觉都很容易。等到自己离完职才发现,同样的客户,你根本都见不到人。
我知道不少朋友都是因为高估了自己拉业务的能力,最后不得不又重返北上深。
加上全球经济放缓、美元投资减少,这种单线切换的方式又包含巨大的风险,所以很多程序员都选择了被锁死在E象限,成为永久的打工人。
我并不是说打工不好,但如果你不能较快地晋升到高级职位的话,就要仔细考虑如何应对正在形成的35岁新门槛。